喜樂人生

 

「你快樂嗎?我很快樂!」、「幸福嗎?很美滿!」曾經,這些歌或口頭禪之流行,似乎正反映出大部份人的內在是不快樂的,並且對自己或別人的快樂是存疑?!

 

「快樂是什麼?」在媒體中大家彼此相問著,彷彿要時常提醒著人們你是快樂。究竟人生之快樂,生命的真正喜悅又在哪裡呢?

 

人窮其一生,汲汲營營於所追求的,不過是生活與生命的滿足與喜樂,只是每個人所要求的程度與形式不同罷了!就馬斯洛的人類基本需要而言-生理、安全、所屬、愛與被愛、自尊自重、自我實現,也正是人類追求滿足的層次進階,在這層次進階上,不停地往一個個目的地邁進;這標竿也許是具體而實際的,譬如肉體的滿足,金錢、權位等,也許是抽象而自我感覺式的,譬如所屬感、成就感、愛、被愛與被尊重者,統合而至自我實現,於是人為了在世上,這小小「自我」的「實現」,必須在抵達一個目的地後再向另一個目的地攀爬;為了「滿足」這無底洞,為了生命起初的原點,原本很單純的「喜樂」,不斷做圓周般前進,向這生命原點奔馳!人生也就如同一個圓,如同地球的自轉與公轉,在自我與環境、可支配與不可支配間環繞不休,如此周而復始,日復一日,直到當人還沒有釋放出自我與宇宙間運轉的奧秘,人生旅程上滿足與喜樂的平衡原則之前,這世上的每一個人都將達到人生共同目的地-肉體生命的終結。

 

人生中除追尋目的外,也有許多人對生活中的大事小事是沒又目的索求或模糊不確切,但並不代表這些人就不喜樂或無權於享有喜樂,問題只在於你對生活的本質、自我的認知、喜樂的要求是什麼?是否能夠肯定地享受沒有目的或混沌自在的生活型態!而也許這樣的生活型態只是你人生的某一過程而已!於是無論有沒有目的、目的確定不確定、具像或抽象,但人生總在歷經幼年、少年、青年、中年、老年這些大階段後一起邁向生命終結之處,當然在這些大階段中還有一些小階段,因此人生真實的喜樂,不在形形色色目的之完成,而在追求喜樂滿足的過程中,除了人生的時間階段性意義外,在活出喜樂的本質上,獲取的方式卻往往是終極的,譬如燃燒而重生之火鳥,乾渴之飲於活泉,死地而後之草原,復明之後的盲者。因為喜樂不在瞬間,並非巨浪狂濤,不似炙陽烈日;不在歡騰狂喜,歡騰狂喜如豪雨颶風,帶來水源也帶來一片瘡痍;而激情狂歡亦必有落幕,慕落之後夢醒人去樓空,空洞茫然於不知所向,故喜樂不似奔湍之瀑布,當如瀑布下之潺潺溪水,長流不息。

 

因此自身喜樂與否,毋須你急切告知他人,亦不用他人來肯定證明,更不必去詢問他人的喜樂與否,詢問只顯示你內在自我的疑惑,顯示你的喜樂需要經過比較來證明,因為喜樂是自然的、平靜的、悠遠的,是個體內在生命經種種衝擊、篩選、融合後的自然湧流,如百川之納入大海。

 

在擁有喜樂之終極意義的另一方面來說,人之所以產生心底紛亂的事由,根源往往於內在深藏植入的空虛、不安全、恐懼、憂愁、焦慮等,因為人終究是軟弱的,你能擁有多少的剛強,就在於你能如何面對並處理自我多少軟弱。因此,如果你能把一切最不願意發生的情境一一攤出,同時也把最希望發生的情境一一列出,欣然平和地解析、處理、面對,全然將自己由內而外的解構再統合,那麼無論是否歷經浴火重生,起碼你都將知道,就算失去一切還擁有失去的過程,就算得到一切也要付出捨棄的代價,即使把你完全擊碎也不過是回歸原點,回歸生命起初的喜悅!且將一切得與失、需與求,還諸天地,拋與造物!因此再沒有什麼能夠讓你嚐入苦味,而從心底清澈明白自身所擁有已太多,並得以掌握人生階段性的意義,享受生命本質所賜與之豐富,進而流出生命底真實喜樂。

 

關於喜樂之於人生的諸等問題,不是知道與否,亦非死命地追尋、探索、失落、獲得,如今,乃是「享有」並「享受」!

 

 

刊載於「自由時報副刊」82/12/17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鴿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